脊髓空洞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症状,涉及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及延髓功能等多方面异常:
一、感觉异常
- 痛温觉减退或丧失:常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对疼痛、冷热刺激不敏感,甚至烫伤、割伤后数日才察觉;
- 肢体麻木或刺痛:上肢、肩部、胸部等区域出现持续性麻木、蚁行感或烧灼感,部分患者描述“手脚如裹布”;
- 触觉保留:早期触觉和深感觉相对正常,形成典型的感觉分离现象。
二、运动障碍
- 肌肉无力和萎缩:手部小肌肉(如骨间肌、鱼际肌)最早受累,表现为握力下降、手指灵活性降低,严重时发展为“鹰爪手”或“爪形手”;
- 下肢功能障碍:步态不稳、行走笨拙,可能出现痉挛性瘫痪(累及侧索)或弛缓性瘫痪(累及前角);
- 腱反射异常:受累区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皮肤营养障碍:皮肤增厚、角化过度,易出现顽固性溃疡或瘢痕;
- 出汗异常:局部多汗、少汗或无汗,常伴肢体发绀、肿胀;
- 大小便异常:晚期可能出现尿潴留、便秘或失禁。
四、其他表现
- 延髓症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不清(累及延髓时);
- 骨骼畸形:脊柱侧弯、关节无痛性肿大(与神经损害相关)。
注:症状严重程度及进展速度因个体差异较大,需结合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