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处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一、一般处理
- 休息与体位:发病初期需卧床休息,采用低枕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
- 生命体征监测: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必要时吸氧改善通气功能。
-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引发窒息。
二、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聚集:
-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预防血栓形成。
- 溶栓治疗:
- 发病4.5小时内为溶栓黄金时间,可选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或瑞替普酶。
- 血压与血脂管理:
- 降压药如尼卡地平、硝苯地平控制血压;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调节血脂。
- 神经保护剂:
- 依达拉奉等药物保护神经元,减缓病情进展。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大面积病灶或血管严重狭窄者:
- 血管介入术:支架植入术或动脉成形术恢复血流。
- 组织切除与重建:切除受损脑组织并重建血流通路。
四、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g。
- 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风险。
- 规律运动: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促进血液循环。
五、康复训练
- 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及协调性。
- 语言与认知训练:针对吞咽困难或认知障碍进行康复。
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发病后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溶栓时机。
- 长期随访:定期复查血压、血脂等指标,预防复发。
(注:以上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实施,避免自行用药或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