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显示自费支付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出现:
- 医保目录范围外的项目:如果使用的药品、诊疗项目或医用耗材不在医保目录内,这些费用无法通过医保报销,需自费支付。即使某些项目在医保目录内,但使用不符合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也可能无法报销,需自费。
- 费用在医保起付线范围内:医疗费用若在医保起付线以下,这部分费用通常需自费,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才能按比例报销。不同医保类型(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以及不同医院级别对应的起付线标准有所不同。
- 个人账户余额不足:医保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全部费用时,超出部分需自费。比如个人账户余额为 0 时,所有费用均需自费。
- 自付部分:部分费用虽可通过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一部分,但剩余的自付部分仍需自行支付。如乙类药品需个人先行自付一定比例,剩余部分再按医保比例报销。
- 特殊项目或服务:某些特殊项目或服务,如美容整形、非必需的保健品等,通常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需自费。
参保人员可通过多种方式查看医保卡上的自费支付情况:
- 在线查询:登录医保电子服务平台,或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地方医保局官方 APP 以及医院和医保机构提供的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查询医保消费记录和自费支付情况。
- 纸质发票:每次就医后,医院会提供发票,上面会详细列出各项费用,包括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和个人自费的部分。
- 医院自助终端或窗口:在医院的自助终端或窗口,向工作人员咨询或按照操作提示,也可以查询自费支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