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抓咬后需根据伤情接种4针或5针狂犬疫苗,严重暴露者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关键点包括:①伤口分级决定处置方式(Ⅱ级需疫苗,Ⅲ级需疫苗+免疫球蛋白);②两种接种方案可选(5针法或“2-1-1”4针法);③时间窗口至关重要(首针24小时内最佳)。
分点论述:
-
疫苗针数由伤口暴露等级决定
轻微抓伤无出血(Ⅱ级)需全程接种疫苗;贯穿性伤口或黏膜暴露(Ⅲ级)需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头面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一律按Ⅲ级处理。 -
两种主流接种方案
- 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覆盖所有疫苗类型。
- 4针法(“2-1-1”):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仅适用于特定疫苗。儿童与成人剂量相同,严重咬伤需首日加倍剂量。
-
时间与注意事项
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延迟会大幅降低保护率。接种期间忌饮酒、剧烈运动,伤口避免包扎以利排毒。既往接种者半年内再暴露无需补种,超期需加强针。
总结提示:
无论野狗是否携带病毒,暴露后必须规范处置。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就医评估接种方案。疫苗接种无禁忌人群,孕妇、婴幼儿同样适用,延误风险远大于潜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