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抓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和污染物,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关键操作包括:挤压排污血、深度冲洗、禁用嘴吸伤口、避免包扎,头面部或严重咬伤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
-
紧急冲洗:用20%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确保水流压力足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加压灌注,持续15分钟以上以清除90%以上病毒。冲洗后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洗净残留肥皂液,避免刺激组织。
-
消毒与暴露处理:冲洗后立即用碘伏(2-3%)或75%酒精消毒伤口,由内向外涂擦。伤口应保持开放,禁止包扎或缝合,以利于排毒。若出血严重必须包扎,需确保彻底消毒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分级处置:
- 轻微抓痕(Ⅱ级暴露):清洗消毒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 出血或深部伤口(Ⅲ级暴露):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同时分侧肢体接种疫苗。头面部受伤者需采用“2-1-1”加速免疫程序。
-
避免错误操作:切勿用嘴吸伤口、涂抹草药或牙膏;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规范处理。超过24小时未处理者仍应就医,疫苗在发病前均有效。
提示:完成伤口处理后,立即前往指定犬伤门诊,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就近机构。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规范处置是唯一保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