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冷静,避免硬拉
千万不可用力拉扯水蛭,否则吸盘可能断裂残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 -
让水蛭自行脱落
- 轻拍叮咬部位周围,或用食盐、浓醋、酒精等撒在水蛭体表,刺激其松开吸盘。
- 若水蛭钻入鼻腔等腔道,可用蜂蜜诱出或就医处理。
-
清洁与消毒伤口
- 挤出伤口污血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伏、酒精消毒。
- 避免使用创可贴,保持伤口干燥透气。
-
止血与后续护理
- 若持续出血,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并涂碘酒消毒。
- 回家后避免伤口碰水,观察1-3天;若红肿、瘙痒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
- 水蛭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病菌,建议咬伤后48小时内注射破伤风疫苗,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若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全身红肿),立即就医。
做好防护,远离潮湿草丛,徒步时穿长裤并涂抹驱虫剂,可降低被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