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标准主要涉及工艺参数、产品要求及检测规范,具体如下:
一、核心工艺参数
-
温度范围
主要采用 68-72℃ 的低温长时间杀菌(保持30分钟)或 72-76℃ 的高温短时间杀菌(15秒至15秒),以平衡杀菌效果与营养保留。
-
时间要求
-
低温杀菌需保持 30分钟以上 ,确保病原菌杀灭且减少营养损失。
-
高温杀菌时间较短(15秒至15秒),但需配合快速冷却系统防止乳质过度破坏。
-
二、产品要求
-
原料与工艺
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过滤、均质、杀菌、灌装等工序制得,需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
-
微生物指标
需满足GB 19645-2010标准,包括:
-
蛋白质、非乳脂固体、酸度污染物、重金属等指标参照GB 2762;
-
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M1)、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指标参照GB 2761和GB 19302。
-
-
感官与理化指标
保持乳清蛋白、酪蛋白等热敏性物质最小变化,确保产品风味和营养。
三、检测与认证
-
设备要求
杀菌设备需定期校准,保持温度波动偏差±0.25℃,时间偏差≤+0.3%。
-
保质期与贮存
需在0℃~6℃冷藏,保质期不超过7天。
-
认证体系
部分优质产品需通过第三方检测,确保符合团体标准(如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标准)。
四、其他说明
-
与高温灭菌的区别 :巴氏杀菌采用68-72℃低温处理,保留更多风味和营养;高温灭菌(如95℃以上)会破坏部分乳清成分。
-
市场应用 :巴氏杀菌乳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液态奶品种,常见于袋装鲜奶、酸奶等产品。
以上标准综合了食品安全、营养保留及工业生产可行性,确保消费者获得安全、优质的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