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境牧羊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第一时间需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碘伏消毒避免感染,冷敷缓解肿胀,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接种狂犬疫苗或破伤风针。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
-
彻底清洁伤口
立即用肥皂(非香皂)和大量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边冲边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染血液。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深入冲洗,确保清除唾液和杂质。 -
消毒与止血
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消毒伤口,避免包扎过紧。若出血,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但保持伤口开放(狂犬病毒厌氧)。 -
缓解肿胀与疼痛
抬高患处并冷敷(冰袋包裹毛巾,每次20分钟),减轻炎症。可口服布洛芬等非处方药止痛,但避免阿司匹林以防出血。 -
紧急就医评估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共5针)。若咬伤部位在头面部、手部或伤口深,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同时检查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必要时补种。 -
后续观察要点
48小时内密切关注伤口,若红肿加剧、渗液或发热,提示感染,需抗生素治疗。记录伤人犬只健康状况,采用“十日观察法”辅助判断风险。
提示:边境牧羊犬虽温顺,但护食或受惊可能攻击。处理后务必纠正犬只行为,如护食训练(逐步脱敏),避免再次发生。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心存侥幸延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