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肿胀,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和污染物,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病疫苗。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彻底清洗伤口
使用20%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持续15分钟以上。若伤口较深,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内部,确保不留死角。冲洗后避免残留肥皂液,可用生理盐水二次清洁。 -
消毒与伤口暴露
冲洗后立即用碘伏、酒精或苯扎氯铵等消毒剂涂擦伤口。避免包扎或缝合伤口,保持开放状态以利于排毒。若必须缝合(如面部伤口),需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紧急医疗干预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在24小时内就医接种狂犬病疫苗。若为Ⅲ级暴露(贯穿伤或黏膜接触),还需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免疫球蛋白)。延迟处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但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补种疫苗。 -
后续观察与护理
接种疫苗期间避免饮酒、辛辣饮食及剧烈运动。每日检查伤口,若红肿加剧、出现发热或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复诊。保持伤口干燥,防止二次感染。
总结:野狗咬伤后肿胀的处理核心是“清洗—消毒—就医”三步联动,狂犬病致死率极高,切勿因伤口表浅而忽视规范处置。建议高风险人群提前接种疫苗以降低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