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红肿,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尤其是出血或皮肤破损时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医疗干预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碘伏消毒。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保持开放状态。 -
疫苗与免疫球蛋白缺一不可
红肿伴随出血属于三级暴露,需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未破皮的一级暴露仅需清洗消毒。 -
感染风险与后续监测
即使伤口较浅,野犬携带病毒风险高,需监测体温和红肿变化。若出现发热或炎症指标升高,可能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
破除常见误区
不可因伤口小或家养犬病史而侥幸,狂犬病毒潜伏期长且无特效药。所有可疑暴露均应专业评估。
紧急行动比犹豫更重要——任何野犬咬伤后的红肿均需第一时间就医,疫苗接种窗口期短暂,延迟可能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