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蒙城县实施了严格的秸秆禁烧政策,旨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并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以下是对该政策的详细解读。
政策背景与目标
政策背景
- 环境压力:秸秆焚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在夏季高温天气下,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 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蒙城县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
政策目标
- 全年禁烧:蒙城县实现了全年禁烧目标,特别是在午季和秋季秸秆禁烧期间,实现了卫星遥感监测“零”火点。
- 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具体措施
组织领导
- 包保制度:蒙城县成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主要领导包片、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重点村、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地块、包机械的包保制度。
- 四级联动:按照“辖区负责、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失职追责,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工作原则,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
宣传与动员
- 广泛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 社会参与: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秸秆禁烧工作,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禁烧的自觉性。
科技与监控
- 技防人防: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优势,运用高塔视频监控推送违规火点,实行“1530”工作法,即1分钟发现火情,5分钟到达现场,30分钟内处置到位。
- 网格化管理:全县成立了秸秆禁烧包保网格(指挥部)4873个,确保每个地块都有专人负责。
处罚与问责
- 严格执法:对违反秸秆禁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 督查机制:成立多个督查组,开展巡查督查,对发现问题未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政策效果
空气质量改善
- 零火点:2024年,蒙城县在午季和秋季秸秆禁烧期间均实现了卫星遥感监测“零”火点,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 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被运输到多个堆放点,部分用于发电、制作板材、基料和饲料等。
社会反响
- 群众支持:通过广泛宣传和有效动员,群众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支持度显著提高,禁烧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积极配合。
- 环保意识增强:秸秆禁烧政策的实施,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公众参与与支持
公众参与
- 意见征集:蒙城县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群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社会动员: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特别是发动种粮大户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政策支持
- 补贴政策:通过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秸秆还田、青贮、制取沼气等技术,减少秸秆焚烧。
- 技术支持:推广使用先进的秸秆处理机械和技术,如玉米茎穗兼收机,提高秸秆处理效率。
2024年,蒙城县通过严格的秸秆禁烧政策和多项有效措施,成功实现了全年禁烧目标,显著改善了空气质量,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