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4年秋收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的指导意见整理,综合各地区技术要点与规范要求:
一、东北地区
-
排水与作业条件
- 低洼高湿地块需提前开沟清淤,排出田间积水,确保机械作业条件。
- 严重倒伏或积水无法机械收获的地块,暂不实施秸秆还田。
-
秸秆粉碎要求
- 选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加装粉碎抛撒装置,留茬高度≤10cm(风蚀严重区可增至20cm以上);粉碎长度≤15cm(深翻覆盖)或5cm左右(碎混还田),漏切率≤1.5%。
-
玉米秸秆翻埋还田
- 适用区域:东北东部平川地块或受涝淤泥地块。
- 技术要点:封冻前完成翻耕(深度≥30cm),秸秆翻至15-20cm土层,翻后耙平起垄,后茬玉米氮肥按基肥与追肥1:2比例施用。
-
条带覆盖还田
- 适用区域:东北西部偏旱区及东部岗地。
- 选用条带耕作机一次性完成秸秆归行、深松、灭茬成垄,避免涝灾地块使用。
二、四川省
-
水稻秸秆粉碎翻埋还田
- 机具选择:全喂入式纵轴流收割机加装粉碎装置,粉碎长度≤10cm,留茬≤15cm,抛撒不均匀率≤20%。
- 后茬管理:油菜免耕移栽或直播,小麦播种结合深施肥与镇压。
-
丘陵山区整株覆盖还田
- 人工收获水稻时留茬30-40cm,整株均匀覆盖于行间;机械作业时控制粉碎合格率≥95%,并喷施腐熟剂加速分解。
三、其他区域技术要点
-
黄淮海与长江中下游
- 玉米秸秆粉碎后采用翻压或旋耕混埋,小麦播种前增施氮肥平衡碳氮比。
- 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结合腐熟剂喷施,避免漂浮影响播种。
-
西北风沙区
- 推广秸秆覆盖保墒技术,留茬高度20cm以上减少风蚀,配合免耕播种保苗。
四、共性管理措施
- 腐熟剂应用:丘陵山区或低温区域可喷施液体腐熟剂加速秸秆分解。
- 后茬施肥调整:根据秸秆还田量增加基肥氮肥10%-15%,避免苗期缺氮。
- 水分控制:还田后适时镇压保墒,过湿地块需散墒后播种。
以上内容综合各地区2024年秋收秸秆还田技术要求,具体实施需结合当地土壤墒情、作物茬口及气候条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