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兽医的最新管理办法,综合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文件及2025年2月15日发布的备案细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要点:
一、备案条件与程序
-
备案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可申请备案:
-
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
-
持有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
已取得乡村兽医登记证书;
-
经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培训合格。
-
-
备案程序
-
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核查材料真实性,符合条件的签署“已备案”并盖章;
-
备案表正表由部门保存,副表由备案人保存。
-
二、执业范围与要求
-
执业范围
仅限备案县域内的乡村开展动物诊疗活动,禁止在城区执业。
-
基本要求
-
需有固定从业场所和必要兽医器械;
-
依法使用兽药和器械,并规范记录诊疗及废弃物处理情况。
-
三、管理与监督
-
管理部门
国家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工作,县级以上地方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
监督机制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备案、执业活动及继续教育进行监管。
四、政策支持与权益保障
-
职业发展
鼓励执业兽医考取执业资格,允许执业兽医同时备案多家机构;
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者优先考虑备案。
-
权益保护
明确乡村兽医依法执业的权益受法律保护,行业协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
五、其他调整
-
考试范围扩大 :2022年修订版将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及从业10年以上的乡村兽医纳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范围;
-
继续教育 :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需定期参加继续教育,费用由所在机构承担。
以上内容综合了《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及乡村兽医备案细则,确保涵盖最新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