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症状复杂多样,涉及情绪、认知、行为和躯体等多方面,常见的包括情绪波动异常、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和思维怪异、社交及职业功能受损等。
心理疾病最常引发情绪上的紊乱,如无法缓解的焦虑、持续悲伤或情绪过度起伏,这些情绪可能伴随濒死感、呼吸困难等躯体表现。认知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甚至听到幻听或坚信不符合现实的妄想。在行为上,患者可能表现出重复性强迫动作、社交逃避或突发冲动行为,严重时甚至出现自伤或攻击倾向。部分患者躯体频繁不适却无生理病因,而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也会因症状干扰而逐渐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情绪高涨与低落的交替状态,或是思维与现实的断裂可能提示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等重症。
若长期出现上述表现且影响社会功能,需警惕心理疾病风险。公众应正视症状,及早通过正规诊疗渠道获取专业评估和干预,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