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并于2024年11月5日完成最新修订,旨在全面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立法背景与核心目标
该法是我国首部针对职业病防治的专项法律,明确将职业病定义为职业活动中接触有害物质引发的疾病,覆盖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实施与修订历程
- 原版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确立了职业病诊断鉴定、用人单位责任等基础制度。
- 2024年修订版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新增对新兴职业危害的管控条款,体现法律与时俱进的特点。
-
劳动者权益保障
法律要求用人单位提供防护措施、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职业病治疗费用。劳动者享有知情权、拒绝危险作业权等,维权渠道更加透明。
当前,企业和劳动者需共同关注法律动态,确保合规操作与健康保护同步落实。定期查阅官方更新,可有效规避职业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