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并无官方统一的十大心理疾病排名,但常见且受关注的心理疾病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影响其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怪异行为,如幻听、坚信不切实际的想法等,严重影响认知与情感,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可能危害自身及社会。抑郁症极为常见,核心症状为持续心情低落,伴随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睡眠和食欲改变等,严重时会有自杀念头,复发率也较高,患者与家庭都承受巨大痛苦。双相情感障碍兼具抑郁与躁狂发作,情绪大起大落,从极度兴奋转为深度抑郁,对生活各方面干扰严重,治疗复杂。自闭症多始于婴幼儿期,患者存在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对生活影响深远,康复周期漫长。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思维和行为,明知不必要却难以控制,如反复检查、洗手,导致日常生活与工作效率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常因经历严重创伤,反复陷入痛苦回忆与噩梦,痛苦不堪。恐慌症会突然发作强烈恐惧,伴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进食障碍中的厌食症和暴食症对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造成双重打击。边缘性人格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患者常感空虚孤独。社交恐惧症使患者对社交场合极度恐惧焦虑,阻碍正常社交活动。依赖型人格障碍者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信与独立性,心理负担重。了解这些疾病的知识,对早期识别与干预十分关键,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