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SIADH)是一种由于体内抗利尿激素(ADH)异常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解释:
主要症状
- 1.低钠血症:由于体内水分过多,稀释了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导致低钠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乏力、肌肉痉挛、抽搐和意识改变等症状
- 2.水中毒: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体内过量的水分被保留,从而引起水中毒。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体重增加、浮肿和血液稀释等症状
- 3.尿量减少:由于抗利尿激素的平衡被打破,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排尿较少,尿液浓缩
- 4.恶心和呕吐:由于血液稀释和低盐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感
- 5.食欲减退:患者可能会感到饥饿不适
- 6.头痛和肌肉痛:低钠血症可能引起头痛和肌肉痛
严重症状
当血清钠低于115mmol/L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错乱、癫痫发作、昏迷等症状
病因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
1.肿瘤:约1/3的病例与恶性肿瘤有关,尤其是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
2.药物:某些药物如长春新碱等也能引起SIADH
3.其他疾病:如肝病、心衰、肾病等也可能导致SIADH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条件:
1.血浆渗透压低:通常小于280mmol/L
2.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通常大于500mmol/L
3.尿钠增加:在没有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尿钠大于20mmol/L
4.水负荷ADH活性不受抑制: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治疗
1.治疗原发疾病:如肿瘤切除或化疗等
2.限制液体摄入:血钠低于130mmol/L时,每天输液应限制在500ml以下
3.药物治疗:使用ADH的对抗剂如地美环素(脱甲氯四环素)来提高血清钠水平
4.支持性治疗: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滴注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并辅以呋塞米静脉注射以增加血钠
预后
如果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SIADH的预后较好。但如果未能根治或发生转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预防
治疗原发疾病,改善症状,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是预防的关键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原发疾病的治疗来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