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面后遇到下雨,需根据雨量大小和混凝土凝固状态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一、预防措施(施工前准备)
-
天气监测与调整
施工前查看天气预报,若预报有雨,应暂停大面积浇筑,避免雨水直接冲刷未凝固的混凝土。
- 若已开始浇筑,需暂停进料,留置施工缝,已入仓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后遮盖。
-
材料与工艺优化
-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灰比,降低坍落度;
-
使用高标号水泥以增强抗冲刷能力。
-
二、应急处理措施
-
立即覆盖
- 用塑料布、防水布或木板立即覆盖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防止雨水冲刷导致表面凹陷或开裂。
-
排水与保护
-
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避免积水浸泡混凝土;
-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洒水保湿,降低温度应力。
-
-
分阶段修复
-
若表面损坏较轻,可待混凝土初凝后(约4-8小时),清除浮浆和薄弱层,用高一号混凝土补强;
-
若损坏严重,需将雨淋部分清除后重新浇筑。
-
三、特殊情况处理
-
暴雨天气 :若施工中遇暴雨,应立即停止浇筑,留置施工缝,已入仓混凝土需振捣密实后遮盖;
-
初凝后修复 :初凝后的混凝土表面若较差,需剔凿薄弱层,使用高标号混凝土填补并养护。
四、注意事项
-
雨水对混凝土的益处:可降低表面温度应力,促进水化反应,但需避免积水;
-
涂抹防水层:修复后可在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增强耐久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雨水对混凝土收面的影响,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