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的形成与生长激素(GH)过量分泌密切相关,其核心机制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垂体病变引发GH分泌异常
95%以上的病例由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或增生引起。这些病变导致GH持续过量分泌,刺激全身组织异常增生,同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
二、GH与IGF-1的直接心肌作用
- 心肌细胞肥大:GH通过心肌细胞表面的GH受体,IGF-1通过IGF-1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增加RNA、DNA和蛋白质合成,促使心肌细胞体积增大。
- 间质纤维化:持续刺激导致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引发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逐渐降低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三、继发性病理改变
- 循环系统激活:过量GH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引起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
- 代谢紊乱:约1/3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加速血管病变和心肌能量代谢异常。
四、病程演变特点
- 早期代偿期:心肌肥厚呈向心性发展,心输出量增加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
- 失代偿期:随病程延长(通常5-10年),心肌纤维化加重,逐步发展为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该病具有渐进性特征,从GH过量分泌到出现典型心肌病变通常需数年时间。及时控制GH水平(如手术切除垂体瘤)可延缓心肌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