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牧咬伤后,判断是否安全需分三步:立即处理伤口、观察狗的健康状态10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若伤口无出血且狗10天内无异常(如狂躁、流涎),风险较低;若出血或狗状态不明,必须彻底清创并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
1. 伤口分级与紧急处理
- 无出血的划痕: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 出血或贯穿伤:立即挤压伤口排血,冲洗后就医,注射免疫球蛋白(按体重20 IU/kg)并接种疫苗。头面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轻微也需按最高风险处理。
2. 观察狗的健康状态
- 10天观察法:若咬人的边牧10天内未出现狂犬病症状(如异常攻击、流口水、抽搐),可排除传染风险。但若狗死亡或失踪,需按高风险处置。
- 疫苗接种记录:即使狗接种过疫苗,仍建议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因动物免疫效果无法100%保证。
3. 医疗干预与后续跟踪
- 疫苗接种:全程5针(第0、3、7、14、28天),不可中断。既往接种者3个月内再暴露无需补种,超3个月需加强2针。
- 破伤风预防:开放伤口需评估破伤风风险,5年内未接种疫苗者需补种。
- 感染监测:72小时内观察伤口是否红肿、化脓,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总结:安全的核心是“快速处理+全程免疫”。边牧虽聪明,但护食或受惊时可能攻击,事后需通过训练减少护食行为。若无法确认狗的健康状态,务必按最严标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