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了之后出现肿胀,必须及时就医,尤其是当伤口较深、出血不止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以下是具体分析:
-
感染风险高
狗的口腔含有大量细菌,即使宠物接种过疫苗,伤口仍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如巴斯德菌)。肿胀通常是感染的早期信号,拖延处理可能导致化脓、组织坏死甚至败血症。 -
狂犬病暴露评估
若狗未接种狂犬疫苗,或无法确认其免疫状态,必须立即就医接种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肿胀可能是病毒扩散的征兆,24小时内干预是关键。 -
伤口处理专业性
家庭消毒(如酒精、碘伏)仅能表面清洁。医院会彻底清创,必要时缝合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开具抗生素。自行处理易留疤痕或引发慢性炎症。 -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
儿童、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肿胀迅速扩散、发热或伤口发黑时,需急诊处理,避免引发全身性感染。
提示:即使伤口轻微,也建议拍照记录并观察狗的健康状态(如10天内是否异常)。肿胀持续超24小时或恶化,必须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