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但未破皮、未出血时,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并观察皮肤是否有隐匿性破损。若确认无伤口可暂不接种疫苗,但若野狗健康状况不明或出现异常,建议24小时内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补种狂犬疫苗。
-
彻底冲洗接触部位
即使皮肤表面无破损,野狗的唾液仍可能携带病毒。使用浓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重点清除潜在污染物。若皮肤存在皲裂、微小划痕等肉眼难辨的损伤,需按Ⅱ级暴露处理。 -
检查皮肤完整性
在光线充足处仔细检查被咬区域,用手触摸确认是否有凹凸、疼痛感。若发现皮下淤血或红肿,需冷敷缓解肿胀,并就医排除深层组织损伤风险。 -
评估野狗状况与暴露风险
记录野狗的外形、行为特征(如是否流涎、狂躁)。若无法追踪其后续健康状况(如10日内是否死亡),或咬伤部位接近头面部,即使无破皮也建议接种疫苗。 -
及时咨询专业机构
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犬伤门诊,描述具体情况以获取针对性建议。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等特殊人群可能需更严格的预防措施。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宁可过度预防也不可心存侥幸。处理完毕后持续观察自身状态,若出现皮肤异常或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