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导致的脱水需立即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并采取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综合措施。关键处理包括:转移至阴凉处、小口饮用运动饮料或补液盐、严重时静脉输液,同时警惕意识障碍等危险信号。
-
快速补液:优先选择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口服补液盐),避免单纯大量饮水稀释电解质。自制糖盐水(500ml水+1.5g盐+15g糖)可应急,但市售补液盐更安全精准。儿童或老人需少量多次喂服,防止呕吐。
-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冰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温水浴(32-34℃)更适合持续降温。
-
药物与医疗干预: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重度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若伴随高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但避免过量。
-
危险情况处理:出现昏迷、抽搐时,立即侧卧防窒息,拨打急救电话。转运途中持续监测体温和血压,切勿强行喂水。
提示:高温天避免正午外出,穿透气衣物,每小时主动补水200-300ml。若腹泻或大量出汗,提前补充电解质。脱水缓解后仍需观察24小时,防止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