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乳酸性酸中毒的关键区别在于病因、代谢产物、血乳酸水平、电解质紊乱特点及治疗方案,两者虽均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但机制和表现差异显著,需准确鉴别。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因组织缺氧、肝肾功能障碍或药物影响(如双胍类)导致乳酸生成过多或清除不足,血乳酸水平常显著升高至5 mmol/L以上,主要代谢产物为乳酸,患者多合并低钾血症,治疗需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并控制诱因。酮症酸中毒则因胰岛素严重缺乏引发脂肪分解,β-羟丁酸和丙酮积累,血乳酸仅轻度升高,伴有高钾血症和典型的高血糖(常>16.7 mmol/L),需补液、胰岛素降糖及纠正酸中毒。诊断上,乳酸性酸中毒可通过血气分析明确乳酸浓度,而酮症酸中毒需结合尿酮体及血酮体检测确诊。
需警惕两者症状相似性,如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但病因不同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例如双胍类药物使用者突发酸中毒需优先排查乳酸性酸中毒,感染或停用胰岛素诱发的则多属酮症酸中毒。明确鉴别对抢救成功率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