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国家医保局及地方医保部门发布的指导文件,医保自查自纠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如下:
一、自查自纠范围
-
定点医疗机构
包含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6个领域,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共9个领域。
-
定点零售药店
覆盖常见违规问题,如药品超量销售、医保支付违规等。
二、重点检查问题清单(2025年版)
-
诊疗行为类
-
虚假诊疗、过度医疗、拆分住院等。
-
未按照诊疗规范使用医保目录药品/耗材。
-
-
费用管理类
-
药品/耗材价格异常、医保支付标准执行偏差。
-
重复收费、自费项目未明确标注。
-
-
信息系统类
-
数据上传不及时、不准确。
-
身份识别信息与医保凭证不匹配。
-
-
其他违规类
-
药品库存管理不规范。
-
未定期开展医保政策培训。
-
三、整改措施
-
组织架构与责任落实
-
成立自查自纠工作小组,明确院长为第一责任人。
-
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分解责任到科室、岗位。
-
-
全面排查与问题整改
-
逐项核对诊疗行为与费用明细,填写《自查自纠情况表》。
-
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
-
-
强化费用监管
-
严格审核药品/耗材价格,杜绝超标准收费。
-
建立费用异常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
-
完善信息系统管理
-
定期校验信息系统数据,确保上传及时准确。
-
加强身份识别信息管理,防范冒用风险。
-
-
建立长效机制
-
定期开展医保政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合规意识。
-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将自查自纠纳入绩效考核。
-
-
配合外部监督
- 积极响应医保部门及纪检监察机关的检查,主动公开整改情况。
四、工作要求
-
时间节点 :各机构需在2025年3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纠并报送材料。
-
整改标准 :问题需整改到位,且需提供整改前后的对比材料。
-
责任追究 :对敷衍塞责、隐瞒不报的机构,将依法依规从重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规范使用,维护参保人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