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莱姆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极为罕见。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宿主为鼠类、鹿等野生动物,感染后可能引发皮肤、神经及关节等多系统损害。以下是关键要点:
-
传播途径
蜱虫是主要媒介,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时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输血感染,但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不会传染。 -
传染源与高危人群
野生啮齿动物(如白足鼠、黑线姬鼠)和鹿是主要传染源。常接触自然环境的青壮年、林业工作者或户外活动者风险较高。 -
症状与防治
早期表现为游走性红斑,可能伴随发热、头痛;晚期可累及神经系统。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预防关键在于防蜱叮咬(如穿长袖、使用驱虫剂)。
若出现疑似症状或蜱虫叮咬史,应尽早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