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通过硬蜱虫叮咬人进行传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以下是具体介绍:
- 病原体: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长 10-39μm,宽 0.2-0.25μm,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中国伯氏疏螺旋体至少有 4 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导致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其中 Borrelia garinii 是优势基因型,该基因型主要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 传播途径:伯氏疏螺旋体在蜱虫体内可长期存活,当蜱虫叮咬人时,螺旋体随蜱虫的唾液进入人体。原发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可伴发于对各种蜱抗原、螺旋体本身表面蛋白或其他致病原的过敏反应。继发性红斑被认为是病原体在血液中播散的结果。
人群普遍易感神经莱姆病,多见于青壮年,无性别差异,好发于林业工人、山区居民和各类野外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