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混凝土柱子烂根的综合处理方案,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
基底处理
-
用钢丝刷或喷砂清除基底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需用丙酮清洗。
-
若基面松动严重,需人工凿毛去除破损混凝土,确保基底露出坚实面,但避免过度凿除。
-
-
材料准备
-
选用比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
-
准备MEK-40灌浆料(可选)用于局部加固。
-
二、核心处理步骤
-
混凝土剔凿
-
用尖头工具配合铁锤凿除烂根、空洞及露筋部分,直至露出坚实混凝土。
-
重点保护柱子主筋,避免二次损伤。
-
-
表面清理与湿润
-
用高压水枪冲洗剔除后的表面,连续喷洒2-3分钟,确保无明水且表面湿润。
-
对密实面进行二次凿毛处理,清除残留颗粒。
-
-
模板支设
-
支设模板时高出烂根部分100mm,采用三合夹层板加固,周边用镀锌铁丝捆绑。
-
模板底部预留100mm空隙用于灌浆。
-
三、浇灌与养护
-
混凝土浇灌
-
搅拌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时,砂粒控制在5-10mm,水泥与原配合比一致。
-
浇灌前用饮用水冲洗修补部位至表面湿润,避免振捣过猛产生裂缝。
-
-
养护措施
-
浇灌后覆盖塑料布保湿,初凝后洒水养护7天。
-
养护期间保持环境温度≥25℃,确保混凝土充分水化。
-
四、附加注意事项
-
若烂根面积较大,可分批次修补,每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
-
箍筋破损需同步更换,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
修补后进行整体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测试,确保结构安全。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修复混凝土柱子烂根问题,同时保证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