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 美沙拉嗪:适用于轻中度炎症性肠病,通过抑制肠道黏膜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
糖皮质激素
- 泼尼松:用于短期控制中重度急性发作的炎症反应,可快速减轻肠道水肿和黏膜损伤,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
-
免疫抑制剂
- 硫唑嘌呤:适用于重度或难治性病例,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炎症反应,需长期维持治疗。
- 环孢素A: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通过抑制过度免疫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
生物制剂
- 英夫利昔单抗: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可特异性抑制肠道炎症,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患儿。
-
辅助治疗
- 补液盐、退烧药:腹泻或发热时,需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或使用布洛芬等退烧药物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
- 药物选择需严格遵医嘱,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
- 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