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炎症性肠病(IBD)的饮食管理对于控制症状和减少发作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
- 1.辛辣食物:辣椒、花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具有刺激性,可能会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 2.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如竹笋、芹菜、玉米等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疾病好转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生蔬菜、坚果、全麦等高纤维食物
- 3.油腻食物: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黄油、人造奶油等可能会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
- 4.乳制品: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应避免牛奶和奶制品,以免引起腹泻、腹胀等症状
- 5.酒精和咖啡因:酒精、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可能会加重肠道不适,应尽量避免。
- 6.产气食物:扁豆、大豆、卷心菜、花椰菜、洋葱等产气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积气,造成不适症状。
- 7.未成熟的水果和生蔬菜:未成熟的水果和生蔬菜(如蔬菜沙拉)可能会刺激肠道,应避免食用。
- 8.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刺激性较大,应避免服用
饮食建议
-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小儿,可以选择不含乳糖的食物替代含乳糖食物,如酸奶代替牛奶
- 在急性发作期,建议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增加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饭、蒸蛋羹等
- 瘦肉、鱼、蛋、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有助于修复肠道损伤
- 每餐以正常食量2/3为宜,每日进餐4-5次,以减轻肠道负担
- 选择质软、易消化、少渣的食物,如米汤、蒸蛋汤、鱼丸、菜肉粥等。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特别是在腹泻严重时,补充电解质也很重要
1.
2.
3.
4.
5.
6.
其他注意事项
- 个体化饮食:每个IBD患者的耐受食物不同,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如果某些食物导致不适,应避免
- 饮食日记:建议记录每天进食的时间、种类、量、烹饪方法,以及进食后的反应,以帮助识别诱发症状的食物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