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一线药物:首选丙戊酸钠,对肌阵挛发作控制效果较好。若丙戊酸钠不耐受或效果不佳,可考虑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或拉莫三嗪。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有效剂量,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 其他药物:氯硝西泮对部分频繁发作的患儿可能有效,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嗜睡、认知影响)。
-
特殊治疗
- 生酮饮食:适用于药物难治性病例,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调节代谢,可能减少发作。
- 神经调控:如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或胼胝体离断术,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病例。
-
日常管理
- 避免诱因:减少强光刺激、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
- 定期复查:监测脑电图及药物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
预后与注意事项
- 多数患儿需长期用药,停药后复发率约20%,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 部分患儿可能随年龄增长自愈,但需密切观察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具体用药需由神经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切勿自行调整。若发作频繁或控制不佳,建议及时就医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