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粪排出与吸入
当胎儿因缺氧(如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等)出现宫内窘迫时,肠系膜血管痉挛导致肠蠕动加快,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被排出并混入羊水中。若此时胎儿用力呼吸(喘息),混有胎粪的羊水会被吸入气管和肺部,造成气道阻塞。过期产儿因羊水量少、胎粪黏稠,更易发生严重阻塞。 -
气道阻塞与肺不张
吸入的胎粪颗粒可阻塞细小气道,导致部分肺泡塌陷(肺不张),同时未阻塞区域可能因过度充气形成肺气肿,形成“肺不张与肺气肿并存”的特征性改变。 -
化学性炎症反应
胎粪中的胆盐等成分可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引发化学性炎症,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此过程多发生于生后24-48小时。 -
肺动脉高压与循环障碍
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可诱发肺血管痉挛或增生,导致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此时右心压力增高,血液通过未闭合的动脉导管或卵圆孔发生右向左分流,加重全身缺氧。
高危因素
包括胎盘功能不全(如妊娠期高血压、过期产)、胎儿宫内窘迫、母体疾病(糖尿病、吸烟)及多胎妊娠等。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风险,可降低MAS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