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控制心室率:使用洋地黄类(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减缓心率,改善心功能。
- 抗心律失常: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增强收缩力;Ⅰ类药物(如奎尼丁)需谨慎使用,因其可能加重心肌负担。
- 改善心功能: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形成“金三角”治疗方案。
二、非药物治疗
- 射频导管消融术:作为首选方法,可根治房颤、房扑、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术后多数患者心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
- 心脏电复律:适用于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通过短暂高压电流恢复窦性心律。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复律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预防心源性猝死。
三、长期管理
- 病因治疗:积极处理甲亢、贫血等基础疾病。
- 随访监测:即使症状缓解,仍需定期复查心功能及心律情况,降低复发和猝死风险。
四、特殊情况处理
- 急性心衰期:需紧急使用药物纠正心衰,如利尿剂、螺内酯等。
- 难治性病例:若药物和射频消融效果不佳,可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综上,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是关键,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