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物中毒处理指南
一、紧急处理措施
- 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
发现中毒迹象后,第一时间阻止孩子继续摄入可疑食物,避免毒素进一步吸收。 - 催吐(需谨慎操作)
- 若中毒发生在进食后2小时内且孩子意识清醒,可用手指轻压舌根刺激咽喉催吐。
- 禁忌情况:已昏迷、抽搐或呕吐物带血时禁止催吐,防止窒息或加重损伤。
二、医疗干预措施
- 洗胃与导泻
- 若中毒时间较长或催吐无效,需尽快就医洗胃,清除胃内残留毒素。
- 导泻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质虚弱或低龄儿童慎用。
- 药物与对症治疗
- 补液: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等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抗生素:细菌性中毒(如沙门氏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 解毒剂:针对特定毒素(如发芽土豆、毒蘑菇)使用对应解毒药物,如维生素B6、纳洛酮等。
- 抗过敏:过敏反应需立即停食致敏物,口服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严重时注射肾上腺素。
三、居家护理要点
- 饮食调整
- 症状缓解后,从米汤、稀粥等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观察与监测
- 密切记录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呕吐/腹泻频率,若持续高热、腹痛加剧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复诊。
四、预防措施
- 注意食物储存与烹饪卫生,避免食用变质或未煮熟的食材。
- 餐具定期消毒,减少细菌污染风险。
注意:以上措施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医嘱。若中毒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需立即送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