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物中毒后想要好得快,需要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
- 尽快清除毒物
- 催吐:如果孩子意识清醒,可在中毒后 1 - 2 小时内进行催吐。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孩子舌根部,引发呕吐,促使胃内毒物排出。但如果孩子已经昏迷、抽搐或有严重心脏病等,不能催吐。
- 洗胃:在医院进行,一般在中毒 4 - 6 小时内效果较好。通过插入胃管,用特定的洗胃液冲洗胃部,清除胃内残留的毒物。
- 导泻:可使用泻药,如硫酸镁等,帮助肠道内毒物排出,减少毒物吸收。但如果孩子有严重腹泻或肠道损伤,要谨慎使用。
- 使用解毒药物:根据中毒的类型,医生会针对性地使用解毒药物。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铅中毒可用依地酸二钠钙等进行解毒治疗。
- 对症治疗
- 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孩子因呕吐、腹泻导致脱水,要及时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 止吐止泻:适当使用止吐、止泻药物,缓解孩子的症状。如胃复安止吐,蒙脱石散止泻等,但用药需遵医嘱。
- 其他:若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可能需要吸氧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出现抽搐时,需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等。
- 饮食调整:在中毒后的恢复期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开始时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 加强护理:让孩子多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食物中毒情况危急,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食物中毒,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在送医过程中,尽量保留孩子吃剩的食物、呕吐物等,以便医生明确中毒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