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病包含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早期症状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 单纯性肾囊肿:较小的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无症状。当囊肿较大(>10cm)时,患者可感觉患侧腰部胀满感,可有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囊肿破裂出血时,腰部会剧痛。单纯性肾囊肿一般不引起血尿,但有时会引发高血压。
- 多囊肾
- 成人型多囊肾(ADPKD):通常在 40 - 50 岁开始出现症状,典型患者早期会有腹痛、腰部压迫感,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卧床后可减轻,少数偶可发生绞痛。血尿常见,可周期性出现肉眼血尿,血块通过输尿管时会引起绞痛。
- 婴儿型多囊肾(ARPKD):起病极早者,出生时肝、肾明显肿大,腹部膨胀。在新生儿期,常因巨大的肝、肾妨碍横膈活动造成呼吸困难而死亡。婴儿期发病者,常存在贫血、胃萎缩、高血压、生长发育不良等表现。
- 肾盂旁囊肿: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当继发感染或肾盂、输尿管受压迫时,会出现肾区疼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 髓质海绵肾: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较轻者一般无症状;病情较重者,早期可出现血尿、蛋白尿、脓尿,以及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症状,如腰痛、腹股沟疼痛、尿道烧灼感、尿频、尿急、发热、畏寒、恶心、呕吐等,甚至发生肾小管中毒症状,如肌肉无力、肌肉痉挛等。
- 多发囊肿性肾发育不良: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儿,多以腹部包块就诊。两侧多发囊肿性肾发育不良常早期夭折。
- 获得性肾囊肿:一般无症状,但男性、高龄和透析时间较长者,囊肿容易发生癌变。
- 囊性肾癌:与普通肾癌的症状相似,典型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的肾癌 “三联征”,但部分患者可无典型症状,甚至无明显症状。
部分囊性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