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关键)
- 抗病毒治疗:针对乙肝/丙肝病毒,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从根源减少肝损伤。
- 戒酒与代谢控制: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脂肪肝患者需控制体重、改善代谢。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调理
- 疏肝健脾:使用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调和肝脾功能。
- 活血化瘀:丹参、鳖甲等药物可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纤维化进展。
- 利水消肿:针对腹水,用五苓散、茯苓等利水药配合西药利尿剂(如螺内酯)。
- 西医辅助
- 抗纤维化药物:如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延缓纤维化进程。
- 并发症处理:腹水严重时需抽吸,消化道出血需内镜止血,肝性脑病需乳果糖等药物。
三、生活方式管理
- 饮食原则
- 优质蛋白:鱼、豆腐、鸡蛋等补充营养,肝性脑病需限蛋白。
- 低盐低脂:腹水患者每日盐<3g,避免辛辣、坚硬食物。
- 抗氧化食物:枸杞、绿叶蔬菜等减轻肝脏氧化损伤。
- 作息与情绪
- 严格戒熬夜:23点前入睡,避免加重肝损伤。
- 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大怒,可配合中医安神方调理。
四、定期监测与复查
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及肝弹性检测,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五、注意事项
- 避免偏方:如何首乌等可能加重肝损伤,需遵医嘱用药。
- 长期坚持:逆转纤维化需至少6个月至数年,不可自行停药。
提示: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是关键,部分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可实现肝功能恢复或再代偿。若进展至失代偿期,需考虑肝移植等终末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