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走后的殡葬流程一般包含以下主要环节:
-
烧倒头纸 :老人去世后,立即在家中燃烧火纸,寓意老人已走,并在其房间内点燃长明灯。
-
报丧 :家庭成员分头到重要的亲戚家里报丧,告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及丧事的安排,先长辈后晚辈。
-
破孝 :根据初步邀请参加丧礼的人员数量及情况,进行破孝,即佩戴孝服表示哀悼。
-
入殓 :晚上将老人从房间内转移到正堂中的棺材内,头内脚外放置,老盆和长明灯也移至正堂内。
-
请厨 :安排厨师和帮忙人员准备宴席所需的食材和丧葬物品,中午开始设宴招待亲友。
-
设灵棚 :下午搭设灵棚,设置灵堂,并将棺材移至灵棚内,亲友在灵棚内吊唁行礼。
-
封棺 :傍晚,孝子在知客先生带领下围绕棺材走一圈,看老人最后一眼,然后在棺材内放置钱币、棉花等物品,最后钉上棺材盖。
-
吊唁 :在灵堂前进行吊唁仪式,亲友们前来缅怀逝者,并献上纸钱、鲜花等祭品。
-
破土 :家人前往墓地,开挖墓穴,这一环节表达了子女对逝者的孝心。
-
摔老盆 :在灵堂前摔碎一个盆,象征性地表示对逝者的离别和悲痛。
-
路祭 :家人在前往墓地的途中进行祭奠仪式,撒纸钱、放鞭炮等。
-
安葬 :将棺材正式放入墓穴,并进行掩埋,家人和亲友在墓前祭拜,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
后续事宜 :办理死亡证明、注销户口、处理遗产和债务等后续事宜,并遵守当地风俗和法规,确保事务稳妥办理。
建议在办理殡葬事宜时,尊重当地风俗和传统,与亲友和家族长辈保持沟通,确保流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