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长期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它通常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以及各种心律失常。以下是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心绞痛
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胸部的压榨性疼痛或闷痛,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这种疼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刺激时发作,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所致。初期,患者可能只在体力活动后感到气短,但随着病情进展,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夜间不能平卧,需要端坐呼吸。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缺血性心肌病晚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腹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造成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
心律失常
缺血性心肌病容易伴随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心跳过快、过慢、心跳节律不规则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影响了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脏的正常节律被打乱。
其他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疲劳无力、胸闷、憋气以及乏力等非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与心肌长期供血不足有关,影响了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
诊断要点
为了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医生通常会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
- 心脏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史。
- 心脏影像学检查:包括二维超声心动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实验室检查:如心肌酶谱、BNP/NT-proBNP水平测定,以评价心肌损伤和心功能状态。
- 排除其他疾病:确保症状不是由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比如酒精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等。
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胸痛到严重的心力衰竭都有可能发生。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必要时的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