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现场校验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执业状况进行系统性检查、评估和审核的过程,旨在确保医疗机构持续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具体包含以下要点:
一、校验的核心内容
-
基本条件核查
包括医疗机构资质、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
-
执业状况评估
通过现场检查评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放射安全、医疗运行与质量安全等实际运营情况。
二、校验的适用范围
-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均需定期校验,具体频次根据医疗机构规模和类型确定:
-
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每年校验1次;
-
床位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每3年校验1次。
-
三、校验的流程与要求
-
申请与受理
医疗机构需在校验期满前3个月向登记机关提交申请材料,包括执业许可证副本、放射诊疗许可证(如适用)等。
-
现场检查
登记机关组织专家团队到院进行实地检查,重点关注基本建设、依法执业管理、放射许可、医疗运行与质量安全等方面。
-
结果判定与反馈
检查结束后,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检查结果作出是否准予延续执业许可的结论,并书面通知医疗机构。
四、校验的意义
-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定期检查确保医疗机构持续符合诊疗规范,提升医疗服务安全性和有效性。
-
规范医院管理 :推动公立医院实现运营管理的合法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
维护公众健康 :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安全隐患,保障患者权益。
五、其他注意事项
-
部分地区(如深圳)支持在线办理校验手续,需达到L2级及以上账户可信等级;
-
未及时办理校验的机构可能面临停业整顿等处罚。
以上内容综合了卫生健康部门官方文件及医院实际操作流程,确保全面覆盖校验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