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等重要职责。以中国为例,主要金融监管机构 “一行两会”,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 中国人民银行
-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信用总量,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 维护金融稳定:监测和分析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金融机构风险事件,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 提供金融服务:承担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管理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维护国家外汇市场稳定;负责征信管理工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制定金融监管规则:参与制定与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有序运行。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统一监管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对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等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运行。
- 研究拟订相关政策法规:对金融业改革开放和监管有效性相关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参与拟订金融业改革发展战略规划,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相关监管制度。
-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统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保护制度,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构建投诉处理机制和多元化解机制。
- 监管金融机构准入及运营:依法对银行业机构、保险业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等实行准入管理,对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状况、偿付能力、经营行为、信息披露等实施监管。
- 开展现场与非现场监管:依法对相关金融机构实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开展风险与合规评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 负责监管数据统计与发布:统一编制银行业机构、保险业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监管数据报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发布,履行金融业综合统计相关工作职责。
- 强化科技监管:负责银行业机构、保险业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科技监管,建立科技监管体系,制定科技监管政策,构建监管大数据平台,开展风险监测、分析、评价、预警。
- 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牵头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组织建立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依法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和处置工作。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统一监管证券业:依法对证券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
- 制定政策法规与规划:研究拟订证券期货基金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监管规章、规则。
- 监管证券发行与交易: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存托凭证等权益类证券,以及公司(企业)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类证券在交易所市场的发行、上市、交易等相关工作。监管证券、股权、私募及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等投资基金活动。
- 监管市场主体行为:监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债券发行人及其相关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的证券市场行为,监管证券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各类证券市场主体。
- 监管期货与衍生品业务:按分工监管境内期货合约和标准化期权合约的上市、交易等,依法对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 管理证券期货市场信息:监管证券期货基金市场信息传播活动,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
- 监管证券服务机构:与有关部门共同依法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从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等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实施备案管理和持续监管。
- 强化科技监管:负责证券期货基金业的科技监管,建立科技监管体系,制定科技监管政策,构建监管大数据平台,开展科技应用和安全等风险监测、分析、评价、预警、检查、处置。
- 打击违法违规与处置风险:依法对证券期货基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罚,依法打击非法证券期货基金金融活动,组织风险监测分析,处置或协调推动处置证券期货基金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