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及验收规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验收标准以及安全环保措施。以下是详细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土石方开挖及验收规范
施工前准备
- 土方平衡计算: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 排水和降水: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定位放线:施工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施工过程监控
- 平面位置和水平标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 边坡稳定性:基坑边坡应稳定,不得有滑坡、塌方现象。边坡坡度不陡于施工组织设计和GB50202表6.2.3的规定。
- 基底土质:柱基、基坑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填方的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验收标准
- 主控项目:包括标高、长度、宽度、边坡等,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 一般项目:包括表面平整度、基底土性等,检查方法和频率应符合标准。
- 验收程序: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
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
分层开挖
- 分层厚度:软土地基应控制在2m以内,硬质土可控制在5m以内为宜。开挖顺序可从基坑的某一边向另一边平行开挖,或从基坑两头对称开挖,或从基坑中间向两边平行对称开挖。
- 边坡坡度:放坡开挖应有降低坑内水位和防止坑外水倒灌的措施。在软土地基下,不宜挖深过大,一般控制在6~7m左右,坚硬土层则不受此限制。
机械挖土
- 设备选择: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土机等,确保设备性能优良,提高施工效率。
- 施工顺序:机械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基坑开挖完后,应及时进行排水沟和集水井施工。
人工修整
在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整,边挖边修坡,以保证不扰动原状土。
土石方开挖安全措施
边坡稳定
- 放坡和支撑: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层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1.5m时,一定要按土质和挖的学度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
- 地下设施保护:在有电缆、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进行土石土方开挖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派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式机械挖掘。
排水和降水
- 排水系统:基坑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坑内的积水量、地下水渗流量、围堰渗流量及降雨量等计算确定。抽水水位下降速率应根据工程具体特点确定,并确保基坑及围堰边坡稳定。
- 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可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分布情况,选用集水坑或井点降水。对基坑附近重要建筑物在降水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必要时可配合采用截渗措施。
安全防护
- 施工人员安全:工人上下深坑(槽)应预先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避免上下时发生坠落。开挖深度超过2m的坑(槽)边沿处,必须设两道1.2m高牢固的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挂红色标志灯。
- 机械操作安全:机械开挖后边坡,应用人工加以修整,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其它作业。土方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经常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停止,待处理和加固后才能进行施工。
土石方开挖及验收规范涉及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验收标准以及安全环保措施。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验收时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土石方开挖工程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