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的设置标准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文件整理如下:
一、基本标准要求
-
人员资质
-
至少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
-
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需配备1名中药士以上职称人员共同执业。
-
-
房屋面积与布局
-
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需设置独立药房、诊室等区域,且需符合通风、消毒等卫生要求;
-
若开展中医微创等技术,需额外配备急救设备并符合感染防控管理。
-
-
设备配置
-
基础设备包括诊桌、诊椅、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
根据诊疗科目配备中医诊疗器具(如针灸床、中药煎药设备等),并定期维护和消毒。
-
-
管理制度
-
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等;
-
需制定国家认可的技术操作规程,并配备国家统一规定的规章制度。
-
二、特殊要求与注意事项
-
诊疗科目限制
-
仅能开展中医科、民族医学科诊疗服务,若涉及中医(综合)诊所范围,需另行审批;
-
配备中医(专长)医师的,需在诊疗科目下明确执业范围。
-
-
中医药治疗率
-
中医诊所中医药治疗率需达到100%;
-
中医(综合)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
-
-
信息化管理
- 需建立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当地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
-
区域要求
- 仅限中医诊所改革试点地区设置,具体标准由省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三、其他规范
-
公共卫生服务 :需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公共卫生任务,并定期参加培训和会议;
-
注册资金 :需满足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数额。
以上标准综合了2019-2023年国家及地方最新规范,中医诊所需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备案或审批,确保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