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纳入医保对药企的影响
药品纳入医保对药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具体如下:
机遇
扩大销售额与市场份额
- 药品纳入医保后,由于医保可以报销部分费用,降低了患者的负担,使得更多患者有能力购买该药品,进而增加市场需求,帮助药企扩大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例如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医疗费用,可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这会吸引更多患者选择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 国家建立健全谈判药品“双通道”供应保障机制,通过医院和零售药店2个渠道向患者供应谈判药品,并实行相同的报销政策,2年内新增15.5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供应谈判药品,极大解决了药品“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拓宽了药品的销售渠道,有利于药企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提升知名度
进入医保目录本身就是对药品疗效、安全性等方面的一种认可,有助于提高药品和药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患者和医疗机构关注,为药企的其他产品带来潜在的市场机会。
稳定市场预期
医保谈判将创新药以合理价格纳入医保目录,使得真正创新的企业获得稳定的市场预期。例如连续2个协议期均未调整支付标准和支付范围的独家药品,可以纳入常规药品目录管理,这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减轻后期降价压力,减少续约失败的可能性。
激发创新动力
- 纳入医保的药品往往需要满足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标准,这促使药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以提高药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国家医保局近年来在医保谈判中大力支持一类创新药,医保目录的调整也以新药为主,会激励药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创新研发。
- 随着医保谈判工作的推进,国家医保局研究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指标体系,实现了药品评审“从主观到客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对创新的衡量更加精准、科学,这也为药企的创新研发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挑战
价格竞争
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通常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药企需要降低价格以符合医保支付标准。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药企需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来应对。例如在医保谈判中,国家医保局始终围绕药品给患者带来的受益确定价格水平,使新准入药品的性价比显著提高,药企需要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降低药品价格。
研发风险
研发新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且成功率不高。纳入医保后,药企为了满足医保对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可能面临更大的研发压力和风险。如果新药研发失败,药企将承受巨大的损失。
营销策略调整
纳入医保后,药企可能需要调整营销策略,更加注重与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提高药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传统的营销方式可能不再适用,药企需要探索新的营销渠道和方法,以适应医保政策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