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了之后出现红肿,通常需要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尤其是当伤口出血或较深时。关键点:① 红肿可能提示病毒或细菌感染风险;② 即使宠物接种过疫苗,仍存在病毒携带可能;③ 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更严格处理。
红肿的伤口需分三步紧急处理:首先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其次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利排毒;最后在24小时内就医,由医生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叠加免疫球蛋白注射。若咬伤部位在神经丰富的区域(如手指、面部),或狗未接种疫苗、健康状况不明,必须按最高风险等级处置。
疫苗接种程序需严格遵循时间节点:5针法(0、3、7、14、28天)或4针法(0天2针,7、21天各1针)。接种期间忌饮酒、剧烈运动,并观察狗10天内是否异常死亡。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接种安全性已获验证,但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总结:红肿是机体对损伤和潜在感染的警示信号,切勿因宠物已接种疫苗或伤口表浅而侥幸。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务必争分夺秒规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