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关键点:①肿胀表明皮肤已受损,病毒可能侵入;②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接种无禁忌;③即使未出血,也需按规范冲洗伤口并完成全程免疫。
-
肿胀是明确接种信号
皮肤红肿说明存在组织损伤,属于Ⅱ级或Ⅲ级暴露。狂犬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无论出血与否均需接种疫苗。若咬伤部位在头面部或伴随深度伤口,还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增强防护。 -
紧急处理三步原则
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保持伤口开放。延迟处理会大幅增加感染风险,即使自行消毒也无法完全排除病毒,必须24小时内就医评估。 -
全程接种不可中断
疫苗需按0、3、7、14、28天程序完成5针接种,中途遗漏或提前终止均会导致免疫失败。特殊情况下可采用“2-1-1”加速程序,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
破伤风与抗生素的协同防护
深部咬伤可能需联合破伤风疫苗,严重肿胀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延迟治疗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
提示:任何犬咬伤后肿胀均需视为医疗紧急事件。记录犬只疫苗接种史有助于风险评估,但绝不能因犬主声称“已打针”而放弃接种。及时规范处置是唯一有效的保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