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防止肌肉僵硬的核心在于科学补水、合理运动时间选择、充分拉伸及穿戴防护。 高温会加速水分流失和乳酸堆积,导致肌肉紧张甚至痉挛,通过针对性措施可有效缓解。
-
分时段运动:避开正午高温,选择早晨或傍晚锻炼,逐步适应环境温度。体质较弱者每次运动不超过20分钟,有基础者可延长至30分钟,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
动态补水:运动前中后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或运动型饮品,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脱水会直接引发肌肉痉挛,需保持体液平衡。
-
拉伸必不可少:运动前后进行10分钟拉伸,如猫式伸展、脊柱扭转等,放松肌肉并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乳酸积聚。高温下肌肉更易紧绷,拉伸能显著降低僵硬风险。
-
穿戴防护: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减少阳光直射。室内运动可穿深色衣物加速散热,避免因过热导致肌肉代谢紊乱。
-
降温与休息:运动后先擦干汗水,用温水清洁身体,避免骤冷刺激毛细血管。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帮助肌肉恢复,疲劳状态下易加重僵硬。
提示:若出现头晕、肌肉持续僵硬或疼痛,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电解质,必要时就医。高温运动需量力而行,科学防护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