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皮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因为即使轻微破皮也存在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
狂犬病毒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流浪狗携带病毒概率较高。咬伤、抓伤或舔舐伤口均可能导致感染,哪怕微小伤口也不可忽视。 -
暴露后处理流程
- 伤口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
- 疫苗注射:需按“5针法”或“4针法”全程接种,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
- 免疫球蛋白:三级暴露(见血或黏膜接触)需同步注射。
-
延误接种的后果
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一旦出现发热、恐水等症状,病程进展极快且无法治愈。疫苗接种无禁忌症,孕妇、儿童暴露后均需及时接种。 -
常见误区澄清
- 流浪狗“看似健康”不代表无病毒携带,动物发病前已具传染性。
- 疫苗需全程接种,中途停打会导致免疫失败。
安全起见,任何可疑动物接触后都应第一时间就医评估。狂犬病预防是分秒必争的生死防线,宁可过度防护也绝不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