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挠伤后,应立即冲洗消毒伤口并评估狂犬病风险,必要时24小时内接种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出现感染迹象(红肿、流脓等),需及时就医。关键措施包括:彻底清洁、规范消毒、疫苗接种和感染监测,这些步骤能有效降低健康风险。
- 伤口冲洗:用流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清除表面污染物。避免用力擦拭,用干净纱布吸干水分。
- 消毒处理:使用碘伏或75%酒精从伤口中心向外擦拭,消毒范围需大于伤口面积。浅表小伤可自然暴露,较大伤口需无菌包扎。
- 狂犬疫苗接种:即使犬只健康,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并按疗程完成全程接种,预防致命风险。
- 感染控制:若出现红肿加剧、渗液或发热,需就医使用抗生素。深部伤口或异物残留可能需手术清创。
- 日常防护: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修剪指甲,通过行为训练减少抓挠行为,玩耍时保持安全距离。
正确处理可加速愈合,但忽视细节可能引发感染或并发症。建议家中常备急救用品,并密切关注伤口变化,异常情况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