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耳部干燥、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源,并正确处理鼻腔问题。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加上感冒高发,中耳炎风险显著增加。重点措施包括:防水防潮、科学擤鼻、及时治疗鼻部炎症、戒烟限酒、减少耳机使用。
-
保持耳部干燥
洗澡或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污水进入耳道。若耳朵进水,用棉球轻吸外耳道水分,切勿用力掏挖。梅雨季节可定期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安全距离)吹干耳周湿气。 -
增强免疫力
饮食需均衡,多摄入维生素C(如柑橘类)和锌(如坚果、瘦肉),适量运动如快走或瑜伽。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 -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随天气增减衣物,避免淋雨受凉。若感冒,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的风险。擤鼻时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双鼻同时用力。 -
控制鼻部疾病
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需坚持用药(如鼻用激素喷雾),减少炎症蔓延至中耳。夜间可垫高枕头,促进鼻腔分泌物引流。 -
减少耳道刺激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会损伤耳黏膜防御功能。限制耳机使用时间,音量不超过60%,避免长时间佩戴滋生细菌。
提示:若出现耳闷、耳鸣或听力下降,立即就医。儿童需特别注意喂奶姿势(避免平躺),并按时接种流感疫苗。梅雨季每周可自查耳部状况,防患于未然。